近日,东软集团与国际数据公司 IDC 联合发布《提升数据能力,打造数据创新型企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深入剖析大中型集团型企业数据能力现状并分析原因,提供从策略到方法、从技术到产品等综合建议,帮助集团型企业构建数据驱动创新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IDC 的数据显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后,全国已有至少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了2023年度重大数字化项目,很多省份的投资规模都在万亿元量级。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投资的加快,企业的一切业务活动都在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重构,数字技术正在对业务发展全面赋能,数据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所在。

报告指出,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大厦”包含数据的评、治、管、用、创五方面能力。这些能力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形成一体化的数据价值观和全要素的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流程,推动企业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和应用体系,打造企业内部针对数据要素的深层理解和对数据文化的传承局面,进而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机制、方法、规范和标准。

构建数据驱动创新力,推动集团型企业创新发展
为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能力挑战,集团型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数据驱动型创新能力”带给企业的巨大价值,构建起全面的数据发展战略,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形成体系化的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和运营能力。

数据驱动发展,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与加速创新

全面的数据能力建设,有助于企业通过数据驱动强化内部管理效能,加速业务创新发展,更快、更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总体上看,当前的企业数据驱动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数据驱动的产品服务创新、数据驱动的集团管控、数据驱动的体验创新三个方面。

落实数据战略,关注数据价值提升的关键要素

集团企业应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目标,制定完整的数据发展战略,并在实践落地的过程中,重点解决好企业数据的开放化、资产化、标准化、价值化和服务化问题。对于数据能力尚处于中间阶段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建立数据标准化的全过程至关重要,其包含关键环节及举措如下:

建设能力大厦,推进企业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集团企业在全面发展数据能力、构建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数据能力体系建设的方法论和评价标准。“数字化能力大厦”是企业数据能力建设的体系化评价参考和行动力指引,有助于企业快速理清现有资源和能力,建立起面向未来的数据价值体系。

构建数据中台,夯实数据能力体系重要环节

集团企业推动数据驱动战略、实现数据与业务融合实践的关键落脚点,将是以数据中台为代表的技术和平台架构体系。从宏观角度看,数据中台仍是企业整合数据资产、提炼数据价值、广泛拓展数据服务、进而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新局面的关键。对当前的企业数字化进程而言,数据中台既是泛化的理念,也是覆盖组织、流程、技术、工具和服务的一系列具象举措,覆盖数据的采集、汇聚、治理、分析、服务和运营等关键环节。

据 IDC 的最新预测数据,2023 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 3,8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 %,占所有企业 ICT 支出的 70.3%,远高于全球的 51.4 %。2023‒2027 年间,数字化转型总支出预计将达到 2.77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也将达到 18.5 %。

未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东软将携其数据中台产品及已有企业“数字化能力大厦”能力,为中国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注入企业数据驱动和创新发展力,赋能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