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云计算的先行者和倡导者,中国移动不仅从 2007 年开始就一直积极探索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还是全国首批获得可信云权威认证、首批通过可信云金牌运维评测的公有云服务商。

移动云是中国移动以移动“大云”为基础,面向政企、事业单位、开发者等客户,推出的基于云计算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提供基础资源、平台能力、软件应用等服务的业务。客户可以根据其应用的需要来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

 

精准定位 发力政企市场

2017年4月10日,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了未来三年我国云计算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据多家市场机构预测,到 2020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0 亿元大关。显而易见,我国公有云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上行期。

大型互联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是公有云市场中的两大主要阵营。虽然目前在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上阿里云一枝独秀,但电信运营商仍然拥有一些天然优势。比如,拥有数量较多的数据中心、丰富的基础网络资源,以及宝贵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从业务形态来看,运营商在公有云市场和互联网公司的侧重点不一样,互联网公司侧重消费者或个人客户,运营商则侧重企业和政府客户。

勇于担当 在挑战中前行

在电信运营商阵营中,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当属中国移动的“移动云”。

2017年8月22日

中国移动成为首个获得工信部颁发

云服务业务许可牌照的运营商

2017年8月24日

中国移动发布“大云”4.0版本

连同产业链各方发起成立云计算共创中心

全面打造云计算产业生态

2017年9月12日

中国移动与东软签约

基于 UniEAP UTF 建设自动化测试

及业务巡检平台(简称“自动化巡检平台”)

为“移动云”的服务质量保驾护航

与互联网公司相比,电信运营商拥有多年严苛环境下的业务运营和质量保证经验。以中国移动为例,它为八亿用户长期提供稳定的高达 99.999% 的电信级服务能力,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一致认可。

在公有云领域,如何达到电信级的服务能力,对“移动云”来说,既是挑战更是责任。

“移动云”业务具有上线快、部署周期短、底层环境复杂的特点。以下图“云主机”购买为例,计费策略、主机所在地域、可选配置项都可能随时调整。另外,也可能随时上线“云数据库”等服务。

 

传统上依靠人力进行手工巡检或者零散的编写自动化脚本进行巡检,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巡检范围、巡检频次也无法做到全面、实时。因此,自动化巡检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对“移动云”所承载的相关业务进行端到端的自动化回归测试及生产环境巡检拨测,以便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基于 UniEAP UTF 构建的

自动化巡检平台有哪些建设亮点?

无技术门槛,测试及运维团队均可用

自动化巡检平台利用页面对象自动识别、测试脚本智能同步、巡检流程可视化编排等技术,极大程度降低平台使用的技术门槛,满足大量不懂自动化技术的测试人员及运维人员的使用需求。

零侵入设计,一键切换巡检不同环境

“移动云”环境分为测试环境、准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三类,自动化巡检平台采用零侵入式设计方案,无需对被测系统进行打桩埋点等侵入式操作,因此可以在测试、准生产、生产环境下一键式灵活切换。

基于自动化巡检平台,测试人员在每次版本构建之后可以对测试环境进行自动化回归测试、运维人员也可以随时对准生产环境或生产环境进行自动化验收测试及巡检拨测。

主动式巡检,及时反馈用户真实体验

在传统运维监控方案里,往往需要有实际用户在真正使用,然后被动监控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或网络等资源的指标状况,来综合推断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于自动化巡检平台,“移动云”的巡检策略则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在凌晨系统升级之后立刻触发自动巡检事件,直接从用户端模拟真实用户操作进行巡检拨测,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从而降低真正用户大规模遇到故障后带来的业务损失。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