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全面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决策部署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针对政务服务用户体验不足、评价手段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
基于上述背景,东软融合在政府行业多年的业务和技术积累,针对政府行业用户特点,构建政府服务自动化巡检平台(下面简称“平台”)。平台充分利用业务流程自动化技术及分布式调度执行机制,极大程度提升巡检效率、降低巡检人力投入。把传统人工突击抽查巡检方式,升级为全面化、常态化、规范化,持续提升民众对政务系统的使用体验。
通过平台可以将系统巡检、问题处置及反馈、业务日常沟通等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巡检方案管理、自动巡检用例维护、自动化巡检执行、巡检结果及问题分析、沟通辅助系统、业务管控门户等。

平台架构
自动化巡检的主要对象

巡检指标来源及覆盖度

平台主要功能

巡检方案管理
- 巡检指标定义
从政府服务提供能力(标准化、透明化、智慧化)和公众服务获取能力(体验感、获得感、参与感)两方面考虑,平台内置大量丰富、可量化的巡检指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或政策变化随时灵活调整。
常用巡检指标包括,页面能否打开、页面内容是否包含敏感词、链接附件能否下载、事项是否存在、事项申办按钮能否点击、事项申办表单能否填写、指南要素是否为空、指南和事项是否一致等。
- 巡检模板定义
针对不同系统、不同巡检任务会有不同的巡检指标关注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巡检指标作为检查点,形成巡检模板。
比如,“省直部门系统巡检模板”包含事项是否存在、表格附件是否能下载、是否需要二次登录、事项申办表单能否填写、材料与指南是否一致等指标。
- 巡检事项导入
政务服务事项是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管理的基础,也是政务服务巡检的重点。巡检平台支持从政府数据目录接口或数据文件中全量或增量导入各个政府部门的事项名录。后期可以通过自动化巡检用例对这些事项的可用性进行批量、循环检查。
自动巡检用例维护
- 巡检项目管理
按照地区、部门等维度对被巡检项目进行统一管理。
- 巡检用例管理
平台支持在每个项目下管理自己的自动化巡检用例,通过自动化脚本技术定义系统巡检操作过程、数据输入以及页面关键检查项。
- 巡检流程管理
平台支持将一系列巡检用例(比如,登录、事项查找、在线申办、表单填写等)根据业务场景编排成巡检流程。编排好的巡检流程后期可以关联不同的事项或数据进行多次复用、循环自动化执行。
自动化巡检执行
- 事项批量自动化检查
平台支持将海量巡检事项与自动化巡检用例进行绑定,通过巡检事项数据驱动巡检流程循环执行。在此过程中自动检查事项是否存在、附件链接能否下载、事项表单能否填写等各种关键指标。
- 业务流程自动化检查
在关键业务流程的可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实现对巡检流程的自定义可视化维护操作,对巡检流程进行个性化定制,并任意指定相关核心业务上的关键对象作为校验点。如果巡检流程无法正常通过或者校验点检测失败,会生成相关错误报告。
- 网站链接自动遍历检查
指定网站首页地址,平台自动深度遍历所有页面以及页面上的链接,进行可用性巡检。在巡检过程中自动检查是否有非法敏感词、自动处理异常提示信息、自动备份页面截图、自动判断页面是否存在HTTP错误、脚本错误等,生成相关巡检报告。
- 定时分布式调度执行
支持通过定时调度功能将自动化巡检用例分发到众多巡检客户端(浏览器或手机)上进行分布式执行,以便加快执行速度,及时反馈巡检结果。
巡检问题管理
- 巡检问题提交
通常大部分自动化巡检流程都是可以执行通过的,对于少量自动化巡检不通过的流程,系统会自动匹配哪些指标有问题。平台也支持巡检人员对照巡检过程截图对巡检指标进行确认。
- 巡检问题审核
巡检负责人根据巡检人员提交的问题进行查看并审核,审核之后的问题可以形成巡检问题工单,发给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解决。
- 问题修正确认
问题修复责任人解决完问题之后,会将对应的工单设置为完成状态,巡检人员收到通知之后,可以人工对当前问题进行确认,也可以执行相应的自动化巡检用例进行批量自动化确认。
业务管控门户
- 信息发布
在信息发布模块可以发布动态新闻、政府文件、工作规范等信息。
- 巡检报告
定期发布各部门、各系统的巡检结果报告。
- 综合分析
基于平台中海量的业务管控数据展开关联分析,按不同主题进行数据可视化管理,并进行多种类图形化展示,实现对数据的“全方位”、“立体式”呈现。
- 运行监控
对平台运行情况及所有巡检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