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论】9月1日,2015东软UniEAP&SaCa产品全国巡展在大连收官。收官的日期颇有一丝意味,东软东北大区总经理王齐开场分享了自己的理解:通常情况下,9月1日是学生们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却是东软UniEAP&SaCa全国巡展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东软UniEAP&SaCa新学期的开始,新征程、新期待,祝愿自己的产品在未来取得一个好成绩。说实话,作为到场记者,我对这个总结还是非常认可的。

东软UniEAP & SaCa产品全国巡展活动于6月30日在北京启动,经过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青岛、西安、大连等八个城市,笔者有幸参加了启动和收官两个重要站点的分享,尽管从议程上没有看到太大的变化,但是,台下的听众却大为不同。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东软分别提出了各地企业的平台化IT建设思路,充分共享东软平台产品技术优势和成功实践,为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产生重要推力。

新机遇,平台认可度超乎想象

从行业趋势上,在IDC看来,未来所有企业都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IT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再扮演辅助角色,更多是主导作用,IT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产品与服务中去,而不仅仅是支撑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其IT建设思路,借助统一的技术平台打通业务系统、统一技术路线和开发规范。因此,业界对基础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给东软这样的基础平台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从用户接受度上,通过八站的巡展,东软集团平台产品事业本部基础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纪勇提到,围绕平台化的目标,再结合一些云计算,以及移动应用规划的时候,可以出现很多新的需求,平台应用的面就变广了,所以平台的市场潜力比东软预计的大得多。

据东软东北大区总经理王齐介绍,以东北客户为例,以前基本上以销售解决方案为主,平台软件在解决方案中打包,从去年开始,单独给客户推荐平台产品,效果一点点的开始显现出来。而且东软原来面向的客户是以大企业、政府机关为主,但是现在中小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

从产品的竞争的角度,这个市场目前不是充分竞争的红海,甚至是一个蓝海市场,而且潜力很大。不只是东软,目前中国所有的软件企业,尤其是平台的软件企业仍然大有可为,给国产软件企业提供了能力,以及赶超国际水平的一个契机。

与BAT不同,东软平台有差异

结合东软的讲解以及现场的客户案例资料不难发现,目前主要集中在政府、企事业单位,而且都是一些大型国企,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一些具体案例。但是,作为平台型的公司,现在BAT挖掘大企业的同时也在抢滩中小企业。

对此,纪勇认为平台方向不同,定位也不同。面向大型客户,主要的问题是平台产品对什么样的客户最能见到实效。客户有一些诉求,有一些自我改造的能动性,才可以把这个平台使用好。东软的客户定位伴随着解决方案的市场定位越来越趋于大型企业,体现客户的价值。但是对中小企业从来没有忽视和放弃,今天东软很多大型合作伙伴,很多年前就是小企业,包括合作了近十年的美的,最早从年营业收入上百亿到现在的上千亿。面对这样的企业,更多地体现东软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而且,小客户的需求并不意味着是通用的需求,反而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纪勇相信未来会出现针对不同行业小客户的供应商,即便是BAT参与进来,也不会有一家通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解决所有小企业的问题。东软早已充分认识到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现象,一般而言,客户提出的需求中只有30%左右是可以通过套装软件或标准云服务得以解决的,其余的需求只能通过定制化软件方案才能得到完美解决。

东软希望把差异化的工作交给某些领域的供应商或者不同产品种类的供应商。通过打造生态系统解决用户的需求。另外,东软会利用服务大型企业的经验为中小企业出力,和小企业共同成长,当有一天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时候,东软更清楚大企业需要什么,帮他们少走弯路。

平台转型有挑战,但是不得不做

现如今,面临转型挑战的不仅仅是传统企业,也包括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要先于客户一步,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适合企业需求的产品,比如当前东软正在推出的UniEAP&SaCa平台产品。

关于转型挑战,纪勇表示,首先不认为东软的产品存在短板,因为产品投入早,产品种类全,而且客户多。每个产品的立项不是跟随对手,而是集合了各个领域解决方案的业务单元技术。而且,规划产品的前提不是产品线覆盖全面,而是对客户需求理解的全面。目前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平台化拥有很大的市场,包括友商在内都在加紧构造这方面的能力。在东软看来,现在处于初始阶段,但是未来各家平台产品会进行激烈的竞争,这也标志着中国平台类的软件产品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所以,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才是东软希望看到的。

提到挑战,纪勇总结了几个方面:第一,原来是做客户解决方案,现在变成了产品供应商。以前做解决方案是和生态领域的一些厂商同生共长,现在要和他们存在一部分的产品竞争,但是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努力把市场做大。未来所有的传统伙伴在合作中依然可以找到不同的定位,合作大于竞争,因为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定位。第二,从产品交付方面,以往侧重于帮客户做实施和交付,现在作为产品供应商,对咨询能力,包括用户的IT规划提出了挑战,为此,东软成立了咨询公司,专门帮客户做战略规划,希望后续能够和平台的实施与销售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

结语

实际上东软做平台确实有很大的优势,拥有二十多年的产品和技术积累,对客户需求和行业趋势的把控,以及几次不同历史阶段的成功转型,这都是东软宝贵的经验,也是帮助客户实现转型升级的安全锁。用纪勇的话说,东软本身就是平台最大的用户,产品已经足够成熟。

结合笔者现场参观东软园区,依山傍海,地理优势、环境确实够赞,依托于园区建筑的高台,东软在基础软件平台上的成就可以期待,尽管不能直接划等号,但是寓意深刻。